▲花蓮港親水遊憩區公共藝術作品「逍遙」、「悠游」,將趕在10月7日國慶前亮相。
(圖/記者王兆麟攝,下同)
由台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花蓮分公司規劃營運的花蓮港親水遊憩區,最近隨著大型戶外藝術作品陸續進駐,已成為花蓮濱海自行車道沿線的嶄新旅遊亮點!其中公共藝術作品「逍遙」、「悠游」,將趕在國慶日前於十月七日超萌亮相,並穿得美美的要與大家同賞煙火。
花蓮分公司進幾年來致力發展觀光遊憩,著手港區整體間改造,並與台開公司旗下的風獅爺購物中心公司簽訂開發契約,將#1~#4倉庫遊憩區委託該公司經營招商,並隨著景觀橋的汰舊換新、海霸天餐廳與85度C咖啡的進駐、航道港濱綠廊道的開放,遊憩區內各項公共遊憩服務設施逐步完成,花蓮港系列轉型計畫逐步落實,又從4月推出花蓮港濱綠廊道環境藝術接力創作,舉辦假日啤酒節,花蓮港親水遊憩區也將展現全新的風貌,打造一個兼融自然和人文特色的旅遊新地標。
花蓮港務分公司為營造花蓮港濱綠廊道的人文藝術特色景觀,今年4月起與進駐花蓮港1-1倉庫的維納斯藝廊共同規劃「環境藝術接力創作坊」,運用現有8個長寬160-300公分、高約40公分的水泥底座,規劃邀請具有國際、在地、女性、素民等特質的專業藝術家陸續前來現場接力創作,希望為太平洋岸打造一條獨一無二的藝術廊道。
展望「2018花蓮港濱綠廊道環境藝術接力創作坊」從今年4月開始啟動,第一棒由知名藝術家上山利用港務公司提供廢鐵材料與專業技師,共同協力完成具有海港意象的作品「鄉愁之錨」,隨即第二棒由在地創作者侯泰安接力。在梅雨季即將到來之前,高達四公尺的鐵雕作品「鯨囍花蓮港」亦已完成,一對鯨魚母子正以深潛姿態悠游大海,造型簡潔生動,除了呼應港濱綠廊道的環境意象,也表現了藝術家對海洋生態的深刻關懷,近日以來吸引許多民眾利用傍晚時分前往欣賞。
花蓮港一號碼頭親水廊道第四、五座公共藝術作品「逍遙」、「悠游」,也將趕在國慶日前於十月七日亮相。原創者維納斯藝廊負責人林滿津表示,二○○八年登上海拔三九五二公尺的玉山主峰,放眼層疊無盡的群山峻嶺,忽有一隻岩鷯躍入眼簾,讓她想起花蓮港邊搖擺尾翼、長相可人的河豚,「牠不就是千里大鯤的化身嗎?」
於是「逍遙」、「悠游」這兩個創生於當代花蓮的「神話主角」,就在這次偶遇與遐思中誕生。林滿津說,典故出自莊子《逍遙遊》中「鯤」、「鵬」的當代化身,飛天名叫「逍遙」,入海則取名「悠游」,一如鯤鵬可以自在徜徉出入於山海之間。
▲青綠色調的「逍遙」,別名為「333鬆鬆鬆」。
青綠色調的「逍遙」,別名為「333鬆鬆鬆」(閩南語發音),原始造型靈感來自「玉山岩鷯」和「台灣角鴞」,姿態「單鞭下勢」則取自傳統太極拳中的代表拳式,象徵動中求靜。「悠游」是橘紅色調的,別名是「Q day day」(閩南語發音),原始造型靈感則來自「河豚」和「國王企鵝」,頭戴紅色畫家帽,雙鰭如峰翼,魚尾搖擺生姿,姿態「旋轉芭蕾」為渾圓的體態賦予快樂靈活的身姿,象徵我們一起愛護生命之洋。
▲「悠游」是橘紅色調的,別名是「Q day day」(閩南語發音)。
當年林滿津就以「逍遙&悠游│台灣原生的神話故事A Story Born In Taiwan」角色原型圖像,獲得國家文藝基金會「微型文化創意產業輔導計畫」文創商品研發與生產合作經費補助。
今年搭上花蓮成為國慶煙火舉辦地的熱潮,林滿津決定讓平面角色「逍遙」與「悠游」,由侯泰安製作模型、馬筱媛負責油彩與設色,化為鑄鐵媒材的立體雕塑,並賦予活潑可人的動態和色彩,成為人人可親的公共藝術。預計10月7日正式設立親水廊道,與大眾見面。
花蓮港務分公司表示,環境藝術接力創作坊預計於今年前全數完成,屆時民眾騎乘自行車或漫步行經鳥語花香的濱海林蔭腳踏車道,聽著隱約的浪濤聲,到達嶄新設計的花蓮港景觀橋時,整個視野豁然開朗,除了迎面的風、海堤、船舶、蔚藍海洋交織的港灣意象,還可以看到一系列精彩的環境藝術作品,進而駐足遊賞,留下難忘的美感體驗和花蓮港印象。
原文網址: 花蓮港遊憩區旅遊新亮點 「逍遙、悠游」國慶賞煙火 | ETtoday地方 | ETtoday新聞雲 https://www.ettoday.net/news/20181007/1275740.htm#ixzz5TFtkulGT
Follow us: @ETtodaynet on Twitter | ETtoday on Facebook
由台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花蓮分公司規劃營運的花蓮港親水遊憩區,最近隨著大型戶外藝術作品陸續進駐,已成為花蓮濱海自行車道沿線的嶄新旅遊亮點!其中公共藝術作品「逍遙」、「悠游」,將趕在國慶日前於十月七日超萌亮相,並穿得美美的要與大家同賞煙火。
花蓮分公司進幾年來致力發展觀光遊憩,著手港區整體間改造,並與台開公司旗下的風獅爺購物中心公司簽訂開發契約,將#1~#4倉庫遊憩區委託該公司經營招商,並隨著景觀橋的汰舊換新、海霸天餐廳與85度C咖啡的進駐、航道港濱綠廊道的開放,遊憩區內各項公共遊憩服務設施逐步完成,花蓮港系列轉型計畫逐步落實,又從4月推出花蓮港濱綠廊道環境藝術接力創作,舉辦假日啤酒節,花蓮港親水遊憩區也將展現全新的風貌,打造一個兼融自然和人文特色的旅遊新地標。
花蓮港務分公司為營造花蓮港濱綠廊道的人文藝術特色景觀,今年4月起與進駐花蓮港1-1倉庫的維納斯藝廊共同規劃「環境藝術接力創作坊」,運用現有8個長寬160-300公分、高約40公分的水泥底座,規劃邀請具有國際、在地、女性、素民等特質的專業藝術家陸續前來現場接力創作,希望為太平洋岸打造一條獨一無二的藝術廊道。
展望「2018花蓮港濱綠廊道環境藝術接力創作坊」從今年4月開始啟動,第一棒由知名藝術家上山利用港務公司提供廢鐵材料與專業技師,共同協力完成具有海港意象的作品「鄉愁之錨」,隨即第二棒由在地創作者侯泰安接力。在梅雨季即將到來之前,高達四公尺的鐵雕作品「鯨囍花蓮港」亦已完成,一對鯨魚母子正以深潛姿態悠游大海,造型簡潔生動,除了呼應港濱綠廊道的環境意象,也表現了藝術家對海洋生態的深刻關懷,近日以來吸引許多民眾利用傍晚時分前往欣賞。
花蓮港一號碼頭親水廊道第四、五座公共藝術作品「逍遙」、「悠游」,也將趕在國慶日前於十月七日亮相。原創者維納斯藝廊負責人林滿津表示,二○○八年登上海拔三九五二公尺的玉山主峰,放眼層疊無盡的群山峻嶺,忽有一隻岩鷯躍入眼簾,讓她想起花蓮港邊搖擺尾翼、長相可人的河豚,「牠不就是千里大鯤的化身嗎?」
於是「逍遙」、「悠游」這兩個創生於當代花蓮的「神話主角」,就在這次偶遇與遐思中誕生。林滿津說,典故出自莊子《逍遙遊》中「鯤」、「鵬」的當代化身,飛天名叫「逍遙」,入海則取名「悠游」,一如鯤鵬可以自在徜徉出入於山海之間。
▲青綠色調的「逍遙」,別名為「333鬆鬆鬆」。
青綠色調的「逍遙」,別名為「333鬆鬆鬆」(閩南語發音),原始造型靈感來自「玉山岩鷯」和「台灣角鴞」,姿態「單鞭下勢」則取自傳統太極拳中的代表拳式,象徵動中求靜。「悠游」是橘紅色調的,別名是「Q day day」(閩南語發音),原始造型靈感則來自「河豚」和「國王企鵝」,頭戴紅色畫家帽,雙鰭如峰翼,魚尾搖擺生姿,姿態「旋轉芭蕾」為渾圓的體態賦予快樂靈活的身姿,象徵我們一起愛護生命之洋。
▲「悠游」是橘紅色調的,別名是「Q day day」(閩南語發音)。
當年林滿津就以「逍遙&悠游│台灣原生的神話故事A Story Born In Taiwan」角色原型圖像,獲得國家文藝基金會「微型文化創意產業輔導計畫」文創商品研發與生產合作經費補助。
今年搭上花蓮成為國慶煙火舉辦地的熱潮,林滿津決定讓平面角色「逍遙」與「悠游」,由侯泰安製作模型、馬筱媛負責油彩與設色,化為鑄鐵媒材的立體雕塑,並賦予活潑可人的動態和色彩,成為人人可親的公共藝術。預計10月7日正式設立親水廊道,與大眾見面。
花蓮港務分公司表示,環境藝術接力創作坊預計於今年前全數完成,屆時民眾騎乘自行車或漫步行經鳥語花香的濱海林蔭腳踏車道,聽著隱約的浪濤聲,到達嶄新設計的花蓮港景觀橋時,整個視野豁然開朗,除了迎面的風、海堤、船舶、蔚藍海洋交織的港灣意象,還可以看到一系列精彩的環境藝術作品,進而駐足遊賞,留下難忘的美感體驗和花蓮港印象。
原文網址: 花蓮港遊憩區旅遊新亮點 「逍遙、悠游」國慶賞煙火 | ETtoday地方 | ETtoday新聞雲 https://www.ettoday.net/news/20181007/1275740.htm#ixzz5TFtkulGT
Follow us: @ETtodaynet on Twitter | ETtoday on Facebook
留言